banner
CKB 中文

CKB 中文

CKB 是理想的比特币 Layer 2

重返初心:CKB 轉向比特幣 Layer2 賽道,炒作還是機遇?

隨著 ETF 落地、BRC-20 生態爆發及減半敘事的加持,市場的注意力似乎再次聚焦到了比特幣生態。在此背景下,作為公鏈生態老牌項目的 CKB 近期也動作頻頻,宣布將主網定位調整為比特幣 Layer2 後,推出了一層資產協議 RGB++。借助比特幣 Layer2 的發展勢頭,再加上自帶 UTXO + PoW 正統「BUFF」,CKB 迅速成為了社區討論的熱點。

然而,在我們深入探討 RGB++ 概念、CKB 團隊為何選擇 RGB 協議及他們如何規劃比特幣 Layer2 發展思路之前,我們有必要回到過去,更多地了解 CKB 的歷史、背景及初心。

誕生之路#

2018 年初,正值市場關注點集中在以太坊生態的時候,CKB 正式啟動。同年 7 月,CKB 完成了 2800 萬美元融資,Polychain Capital、紅杉中國、萬向區塊、Blockchain Capital 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投。隨後於 2019 年 10 月 24 日,CKB 在 Coinlist 完成了 6720 萬美元的超額募資。2019 年 11 月 16 日,CKB 主網「Lina」上線。

CKB 的團隊背景稱得上明星團隊,創始人均在加密行業深耕多年。Polychain Capital 創始人 Olaf 也曾在訪談中表示非常看好 CKB 團隊背景。

  • 首席架構師 Jan Xie :曾長期為以太坊客戶端 Ruby-ethereum 和 pyethereum 開發做貢獻,也曾與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合作開發 Casper 共識和分片技術。此外,他還創建了從事底層區塊鏈平台開發和共識算法研究的公司 Cryptape。
  • 聯創 Kevin Wang :曾在 IBM 硅谷實驗室從事企業數據解決方案工作,並共同創立了面向軟件工程師的在線學校 Launch School。此外,Kevin Wang 還是意圖驅動的中心化求解器基礎設施 Khalani 的聯創。(Khalani 是一個多功能的「集體求解器(collective solver)」,可以無縫集成到各種以意圖為中心的應用程序和生態系統中。)
  • 聯創兼 COO Daniel Lv:以太坊錢包 imToken 聯創,也是加密交易所 Yunbi 前首席技術官。此外,Daniel Lv 還組織了 10 年的 Ruby 中國社區,並共同創立了 ruby-china.org。
  • CEO Terry Tai:曾是加密交易所 Yunbi 核心開發人員,並是科技播客 Teahour.fm 的聯創。

有趣的是,儘管 CKB 創始團隊和以太坊社區有著密切的聯繫,但他們在 Layer1 的構建架構上卻選擇了繼承比特幣 UTXO + PoW 模型。這是因為團隊認識到了以太坊基礎設施的局限性。他們意識到以太坊的架構限制了對整個系統的徹底改革,無法從根本上進行重構和大膽創新。因此,CKB 團隊決定走上與以太坊不同的道路,構建一條新的區塊鏈。

另一方面,CKB 團隊選擇重新構建一條公鏈的原因或許可以從 Nervos 這個名稱得到一點啟發。Nervos 一詞源自「Nerve」,這也借鑒了查爾斯・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只有適應並靈活調整到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的物種才能生存。」意味著讓網絡在最底層進行自我調整和進化。不過,關於 Nervos 的來源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因為 CKB 的聯創還是電子競技和動漫的熱愛者,而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其中的「聯合國直屬特務機關」簡稱恰好為「NERV」。

1

為了加速生態進展,CKB 從 2020 年初開始專注於開發工具,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工具,包括基於 JavaScript/TypeScript 的框架 Lumos、允許在 CKB 上使用賬戶模型的以太坊兼容層 Polyjuice、連接以太坊和 CKB 的跨鏈橋 Force Bridge 及 dApp 開發套件 Tippy 等。這些工具大大降低了開發應用的門檻。基於這些工具,CKB 生態已經上線了 127 個項目,涵蓋 DID、錢包及銘文等不同賽道。

1.2

與主流背道而馳:CKB 架構有何創新?#

在社區普遍關注 TPS 和 PoS 的背景下,CKB 選擇了一條與主流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他們堅持認為在抗審查和無需許可的問題上絕不能妥協。因此選擇降低 L1 性能以維持足夠的去中心化,並採用改進的 PoW 和簡單的哈希函數來確保網絡的安全性和無需許可性。

分層理念#

選擇分層架構的原因是基於團隊對互聯網運行模式的反思。互聯網通過分層和解耦的架構構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信任網絡,但其可信等級有限,缺乏自我保障協議的內在支持。CKB 理想中的加密經濟網絡基礎設施也應採用分層和解耦的架構。這意味著通過一組協議而不僅僅是一個協議來定義網絡,同時對自我保障協議提供原生支持。因此,團隊決定構建一個安全可擴展的分層網絡,其中 Layer1 專注於提供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性,Layer2 則利用 Layer1 的安全性提供無限擴展性。

作為 Layer1,CKB 全稱為「Common Knowledge Base(共同知識庫)」。 「共同知識(Common Knowledge)」被定義為普遍且被廣泛認知的知識,每個人或幾乎每個人都了解,並且知道其他人也了解。在區塊鏈語境中,「共同知識」指的是經過全球共識驗證並被網絡中的所有人接受的狀態,這個屬性也是我們可以將存儲在公鏈上的加密貨幣作為貨幣。Nervos CKB 則旨在存儲所有類型的共同知識,而不僅限於貨幣。例如,它可以存儲用戶自定義的加密資產,包括 FT、NFT 等。

Layer 2 協議則可以利用 CKB 保證安全性的同時提供無限的拓展性。而 CKB 提出的分層架構後來也被以太坊認可,以太坊從 2019 年起放棄曾經的執行分片研究,改為以 Layer 2 為核心進行擴容,持續至今。

PoW 機制保證去中心化#

CKB 堅信 Layer1 是加密經濟的基石,因此必須是一個無需許可的網絡。與此相反,PoS 根據質押權重決定出塊比例分配,這導致了與去中心化和中立性目標的衝突。相比之下,PoW 則是完全無需許可的,用戶只需要購買礦機和電力就可以參與出塊。此外,在安全性方面,要偽造或重構一條 PoW 鏈是極其困難的,因為需要重新計算每個區塊的算力。而 Vitalik 也曾造出了「弱主觀性」(weak subjectivity)概念解釋 PoS 的安全性並不低於 PoW。

因此,CKB 團隊認為,儘管 PoS 確實在性能上優於 PoW,但如果希望 Layer1 儘可能去中心化和安全,PoW 比 PoS 更加適合。

Cell 模型實現擴展性#

隨著比特幣生態的興起,賬戶模型和 UTXO 模型之間的辯論再次引發關注。早期,這兩種模型都圍繞資產進行解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UTXO 仍將資產視為核心(點對點),而賬戶模型已經演變為為合約服務,用戶的資產被托管至智能合約中,並與之進行交互。這導致了 UTXO 鏈上發行的資產安全等級高於以太坊上發行的 ERC-20 資產。除了安全性外,UTXO 模型具有更好的隱私性,每次交易都會更換地址,且天然支持並行交易處理。最重要的是,與賬戶模型在鏈上同時進行計算和驗證不同,UTXO 模型將計算過程放在了鏈下,鏈上僅進行驗證,從而簡化了應用的實現,這意味著不必在鏈上考慮優化的問題。

CKB 不僅繼承了比特幣架構的思想,還對 UTXO 模型進行了抽象,創建了 Cell 模型,在保留了比特幣一致性和簡單性的同時,有了支持智能合約的能力。具體而言,Cell 將 UTXO 中的代表代幣價值的 nValue 欄位進行了抽象處理,分為 capacity 和 data 兩個欄位,其中 data 保存狀態,可以存放任意數據。同時,Cell 數據結構中還包含了兩個欄位 LockScript 和 TypeScript,前者主要體現所有權,而後者可以自定義很多豐富的功能。

總結而言,Cell 模型是更通用的 UTXO 模型,讓 CKB 具備了與以太坊類似的智能合約功能。但與其他智能合約不同的是,CKB 採用了一種用於共同知識存儲的經濟模型,而不是為去中心化計算進行支付而設計的經濟模型。

高層次「抽象」#

「抽象」這個概念對於加密用戶並不陌生,指的是去掉系統裡的特殊性,創造出通用性,讓系統適用於更廣泛的場景。比特幣到以太坊的發展實際上就是一個抽象化的過程。比特幣缺乏編程性,難以構建應用。而以太坊則引入了虛擬機及運行環境,為構建各種不同類型的應用提供了平台。以太坊在其發展過程中也不斷進行抽象化,無論是 Vitalik 屢次提及的「賬戶抽象」,還是增加預編譯的「密碼學抽象」等。

就像以太坊是比特幣的抽象一樣,CKB 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以太坊的抽象,為智能合約開發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發揮能力。

1)賬戶抽象

CKB 通過 Cell 模型實現了賬戶抽象。例如,Nervos 生態錢包 UniPass 打造了一套基於郵箱和手機的身份認證系統。用戶能夠通過郵箱和密碼登錄,類似於傳統互聯網賬戶。去中心化身份服務提供商 d.id 團隊開發的去中心化域名協議 .bit 也是利用 Nervos 抽象賬戶的特性,使得互聯網用戶、以太坊用戶、EOS 用戶都可以直接操作應用,而不僅僅局限於 CKB 用戶。

2)密碼學抽象

密碼學抽象的核心是高效虛擬機。CKB 採用的是 CKB-VM,借助 RISC-V 指令集的特性,CKB-VM 使得開發者可以使用 C 和 Rust 等語言實現密碼學算法。例如,基於 CKB 構建的 JoyID 錢包就充分利用了 Nervos CKB 自定義密碼學的優勢,實現了無需密碼和助記詞,直接用指紋等生物辨識技術創建錢包和確認交易。

3)運行抽象

CKB 的目標是構建更高層次的抽象以提高性能及吞吐量。隨著抽象層次的提高,Nervos 網絡能夠將更多工作遷移到鏈外或 Layer 2 上。舉例而言,儘管 XBOX 是一個抽象的通用平台,但仍存在一些限制,比如無法更改硬件。而 PC 則允許用戶更換顯卡、CPU、內存及硬盤等硬件。因此 PC 是更加抽象的系統。而 CKB 的目標就是從 XBOX 轉變為 PC,從而滿足更多需求,為開發者提供更多便利。

CKB 經濟模型解析:挖礦獎勵與通脹機制#

CKB 原生代幣是 CKB(Common Knowledge Byte),代表持有者能夠占用的區塊鏈全球狀態。例如,如果你擁有 1000 枚 CKB,則你就可以創建一個空間為 1000 Byte 的 Cell,並且可以使用這 1000 個 Byte 來存儲資產、應用狀態或是其他類型的數據。

CKB 的經濟模型非常獨特,除了每 4 年進行一次挖礦獎勵減半(類似於比特幣),還引入了類似於主流 PoS 幣的通脹設計,每年增發 13.44 億。截至目前,根據 CKBDAPPS 統計數據顯示,CKB 發行數量為 443.79 億枚,其中流通量為 436.9 億枚。具體設計如下:

2

1)創世發行:

創世區塊中共發行了 336 億枚。為了致敬中本聰,其中 84 億枚 CKB 在發行之初就存入了中本聰的地址。剩余的 252 億枚 CKB 則分配給機構投資者、生態基金、開發團隊和公募投資者等,已經全部解鎖。

2)一级发行:

一级发行总量为 336 亿。与比特币类似,每四年减半一次,直至所有一级发行量都被开采。目前 CKB 已经于 2023 年 11 月进行了首次减半,发行量已经降至每年 21 亿 CKB。第二次减半预计将于 2027 年 11 月进行,发行量将降至每年 10.5 亿 CKB。一级发行的所有 CKB 都会奖励给矿工。

3

具體分配上:

  • 21.5% 用於公開代幣銷售,主網啟動時全部解鎖
  • 17% 分配給生態系統基金,主網啟動時解鎖 3%,剩餘將於 3 年內解鎖
  • 15% 分配給 Nervos 團隊,四年歸屬期,主網啟動時解鎖 1/3
  • 14% 用於 2018 年的私募,鎖倉兩年
  • 5% 分配給創始合夥人,三年鎖倉,不會在主網上流通
  • 2% 用於基金會儲備金,已於 2020 年 7 月解鎖,不會在主網流通
  • 0.5% 用於測試網激勵,通過挖礦競賽和漏洞賞金計劃為測試網參與者提供獎勵
  • 剩餘 25% 已經被銷毀

4

3)二級發行

為了確保礦工收入來源不受到減半及鏈上交易量的影響,CKB 引入了「二級發行」的概念,每年固定發行 13.44 億枚 CKB。具體分配方式取決於 CKB 在網絡上的使用方式:

  • 矿工:与链上状态占用成正比
  • NervosDAO:与 NervosDAO 中锁仓 CKB 占总发行量的比例成正比
  • 国库:与流通中的 CKB 占总发行量的比例成正比,目前治理机制尚未完善,该部分直接销毁

二級發行可以視為一種「通脹稅」機制。即如果用戶需要在 CKB 上存儲數據或狀態,就需要向礦工支付一定數量的 CKB 作為「狀態租金」。如果不再需要存儲了,可以解鎖 CKB 並存入 NervosDAO。而那些沒有存儲需求的持有用戶,則可以直接將自己的 CKB 存入 NervosDAO 並領取補貼,以避免代幣價值被二級發行稀釋。

CKB 瀏覽器數據顯示,二級發行代幣中有 11.4% 用於挖礦獎勵,19.1% 用於鎖倉補貼,69.5% 則分配給國庫基金並被銷毀。

5

網絡算力#

CKB 挖礦始於 2019 年 5 月 18 日,採用 Eaglesong 哈希算法。2020 年 3 月之後,逐步從 CPU、GPU、FPGA 轉向 ASIC 矿机时期,目前支持支持 Antminer K7 和 Goldshell CK6 等 ASIC 挖礦(GPU 及 FPGA 矿机进行 CKB 挖礦收益过低不足以盈利)。

當前,網絡挖礦算力為 240.06 PH/s,挖礦難度為 2.31 EH。目前支持 CKB 的礦池包括 F2Pool、Poolin、2miners 等。
6

争议不断,如何看待比特币 Layer2 新思路?#

2 月 13 日,CKB 聯創 Cipher 提出了 RGB 擴展協議:RGB++,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 CKB 的二級市場價格,並引發了關於比特幣 Layer2 的正統性討論。

一些用戶認為,相較於 EVM 兼容派,RGB ++ 繼承了比特幣 UTXO 正統性,且團隊深耕比特幣生態,無論是分層架構、UTXO 抽象,還是近期提出的 OTX 協議 CoBuild Open Transaction,都是對比特幣思想的延展與創新。然而,也有一些觀點認為 CKB 定位過多。從 2019 年到 2020 年和火幣合作,再到 2020 年至 2022 年的遊戲方向,均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因此,這次轉向 Layer2 方向可能存在炒作嫌疑。

此外,針對 RGB++ 名稱的涵義,RGB 開發者也表達了不認同,認為存在「Better than RGB」的含義。目前,CKB 已經推出了 RGB++ 路線圖,未來表現如何,或許只有經過時間的考驗才能給出答案。

自 2024 年年初以來,比特幣 Layer2 解決方案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然而,無論採用哪種解決方案,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比特幣生態可持續發展及落地,這種競爭可能會激發更多創意和解決方案。但慶幸的是,在這個過程中,CKB 似乎一直秉持著初心,堅持與比特幣同構,並進一步彌合不足。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